越野跑赛事的赛道导向体系之构建与现场管理(下篇)

0
436

这是橙光线2021年征稿计划第五篇

想要给橙光线投稿?

请点击此处了解~

编者按

在越野跑赛事的组织和管理中,如何让选手都能顺畅地沿着赛道行进,不跑错,不迷路,这是越野跑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门相当精细的学问。每场越野跑赛事的背后,都有相当的人力、物力投入于此。

非常感谢王冰,基于他丰富的赛事一线实战经验,详细总结了越野跑赛事的赛道导向体系的知识,与广大同行共享,让更多越野跑赛事更安全。

本文为王冰创作的《越野跑赛事的赛道导向体系之构建与现场管理》上、中、下三篇之下篇。

上篇于7月21日发布,中篇于7月28日发布,欢迎阅读:

越野跑赛事的赛道导向体系之构建与现场管理(上篇)

越野跑赛事的赛道导向体系之构建与现场管理(中篇)

12

本文作者:王 冰 

  • 链接赛事(Lianjie Event)创始人
  • 原北京三夫户外运动管理有限公司(三夫赛事)副总经理
  •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纪人三级
  • 铁人三项国家一级裁判
  •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体育赛事活动与安全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
  • 定向越野、越野跑、山地车、皮划艇、探险赛等多元运动背景
  • Columbia崇礼168国际超级越野赛、桂林100、云丘山100、普洱100、香山50等赛事赛道总监/执行总监/赛事总监
  • 近百场大型赛事组织经验

本系列文章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对“赛事团队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对赛道设计、指引、收尾、救援等各项在赛道上发生的工作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保证选手安全完成比赛的全过程”这一宏观的赛道管理进行充分的解构。而仅就穿插在宏观赛道管理的过程中指向“如何保障选手在正确的沿赛道行进”的各项细节工作展开讨论。

根据时间线将各项工作拆分后,得出如下内容模块,文章分上、中、下三篇进行阐述:

(上)

  • 赛道管理工作的前期评估
  • 赛道核心团队搭建的要点
  • 赛道修缮

(中)

  • 路标布设

(下)

  • 赛道巡视
  • 关键点位轮转
  • 汇报与通联

本篇是系列的下篇。

赛中轮转巡视

在比赛发枪后,如果赛道路标遇到由于人为、天气原因等被破坏的情况,除非一步一岗,否则组委会很难第一时间就发现并做处理。为保障赛道路标安全,组委会通过有效的信息渠道了解或者预判赛道出现问题非常重要,此类渠道大致有如下几种:

指挥中心通过GPS监控后台发现某处出现选手行进轨迹异常;

选手在赛道中通过电话等方式向指挥中心反馈迷路;

选手在站点等沿途位置向工作人员反馈路标问题;

赛道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路标问题;

领先选手没能按照预计到达的时间到达某些预定的位置;

其他

“被动获得信息”时,赛道组和指挥中心应该及时研判信息可靠性,并及时进行响应。

但更重要的是,赛道组应该通过主动发现、通过线索预判问题的发生。如何能够在超长的赛道上及时预知问题,第一时间采取行动,笔者通常采用一种叫做“赛道核心岗位轮转”的区块化、网格化工作思路。

“赛道核心岗位轮转”涉及到两个概念:

第一个是“赛道核心岗位”,这里主要指赛道总监和赛段段长;

第二个是“轮转”,也就是实现赛道高效管控的基础。

轮转机制,即赛道组把全赛道切分成了若干赛段,由赛道组所有人员按照“滚动”到达的方式,在各个切分点,根据预计最快到达时间等待领先选手。

如选手从上一个切分点进入赛段后,能够自行前进并到达当前切分点,可视为赛段在该选手通过时路标的导向是有效的。

切分点的设定应该在尽可能细的情况下,兼顾必要性。切分点划分的细,每个小的切分段就短,出现问题发现的就早,响应的就快;而必要性的考量则是考虑到所有点位的轮转势必会影响轮转效率,所以需要根据必要性有选择性的放弃一些点位。

例如,A工作人员的第一个位置为1号位置,B工作人员的第一个位置为2号位置,当A的第一个点位任务结束后,按照原计划需要赶往3号位置,但根据赛道特点进行评估后,发现A无法在领先梯队到达3号位置前到达此处,且原计划的3号位置跑错风险很低(或安排了指引志愿者/设置了足够清晰且丢失风险几乎为0的导向路标),赛道总监可酌情判断是否需要3号轮转点位。

上图:2018年崇礼168赛事中的部分切分点位


赛前,赛道组应按照赛道总监全线轮转、赛道段长赛段周边轮转的工作原则,以及点位间车辆通联(对,高效的赛道现场管理,除了人员需要有很强的移动能力,车辆也是必须的)的时间关系、点位的重要程度等信息,推演出所有核心团队的轮转方案,即谁在什么时间需要出现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或者什么事件点离开,去往什么位置,并在段长培训的环节,带领团队一起推演人员移动、车辆移动的路线和整个轮转过程。


除在各个既定切分点等待领先选手,赛道组在遇到领先选手之前和遇到领先选手时必须要做到四件事:



再次巡视点位前、点位后的300-500米路标是否完好。赛道组在赛前已经巡视过全赛道,已经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切分点间的路标是完好的。


在比赛过程中二次核查赛道上若干切分点前后的路标是否有问题,相当于再次检查上一赛段的“出口”和下一赛段的“入口”是否通畅,再次保证了赛道路标的完整性。当然,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则应该顺着异常的方向继续深入检查,直到确认路标无问题。
上图:赛前巡视和轮转时巡视范围示意



不影响选手前进,也不对选手前进方向形成暗示的位置观察选手的自我判断,即路口处的路标是否能够在没人引导的情况下,被选手轻松的识别。如果选手在某些位置出现停留、判断、跑错的情况,除为选手指明方向外,则应重新考虑路标是否需要调整、补充。



尝试询问第一名到达的选手,路标是否存在各种问题来获得一手的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进入赛段再次检查。当然,你会遇到不愿意说话的选手,没关系,时间来得及的情况下,再等一个。
根据选手预计最快到达时间表,来预判赛段中是否出现某些问题(选手受伤、路标丢失导致迷路?)。如果选手在预计最快到达时间没有出现在该点位,赛道工作人员应该主动逆向进入赛道检查,直到与第一名选手汇合或发现问题。这样也能很大程度上减少问题发生至问题发现之间的时间差。


轮转工作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白天、夜间交替的时间段,尤其是白天交替到夜间的时间段,选手的视觉将从寻找白天路标转换到寻找夜间反光标,这也意味着从逐渐天黑开始,赛道组启用了一套“新的”路标系统。


在制定轮转方案时,应做好针对“新的”路标系统的点位轮转。也就是安排段长自入夜后选手经过的第一个切分点开始重新轮转,询问选手反光标的情况,尤其是冠军在白天到达终点的情况下,赛道组必须完成这个重复工作。



完成所有轮转工作后,除去机动(在各处巡视,积极的询问选手路标的导引情况)、休息外,赛道组的下一个工作目标,应从追踪领先选手,转为在各个轮转节点重点跟进收尾团队的进度。



预计最快到达时间只是预计时间,可能会提前,也可能会拖后,赛道组在比赛过程中应该根据选手到达各个切分点及打卡点的时间,动态的调整选手预计最快到达的时间,切勿刻板的依照赛前下发的时间表行事。当然,在时间预计上,有往年赛段分段时间记录的老赛道就要比新赛道更具备精确估计的可能性。

通联与汇报

在赛事管理以及赛道管理的过程中,通联体系的搭建以及根据管理结构的科学汇报、沟通,是赛事高效管理的重要课题。本小节不从如何搭建通联系统展开,下面所述内容的前提是组委会已经搭建好了以模拟手台、公网手台、卫星电话、手机及其他设备为主要通联手段的通联系统,理清了无信号区域的通联方案。

我们可以将比赛过程中的汇报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临时性汇报,可以理解为现场有人受伤、路标出现丢失情况、出现恶劣天气等突发情况;第二类是既定汇报内容,也就是赛前安排好的,在某些时间点或者事件点发生的时候需要做的汇报。

我们在上一小节探讨赛道轮转时,陈述了这样一个理念:赛道被切分成若干段之后,赛道管控从管理一大段变成了管理若干小段,这样可以尽早的发现问题,及时响应。但有时候切分点和切分点之间也间隔着数公里,如果想要更加精细的把握赛段内可能出现问题的位置信息,要充分利用好“赛道指引人员”的一手信息汇报。

赛道指引人员除了为选手指引正确的方向,还有一个核心的功能就是充当“监控”,为赛道组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当赛段里面的每一个指引都能按照要求汇报信息,确认问题出现的节点就更清晰了。如果对上文配图“赛前巡视和轮转时巡视范围示意”进行加工,将所有指引人员的位置添加到图上,可以得到下面的示意图。

上图:橘红色的指引人员成为赛道一手信息的观察员


显而易见,如果上图的每个橘黄色圆点代表的赛道指引人员能够及时的反馈回选手通过的信息,那赛道组就会更容易、更精确的定位疑似发生问题的位置,甚至可以根据位置灵活的决定,是由A切分点的轮岗段长顺向向前检查,还是由B切分点的轮岗段长逆向向后检查,提高效率。

上图:有效的监控和汇报可以帮助赛道组更精确

的定位,问题可能出现在C3-C4或是C4-C5

基于这个目标,赛前培训时,赛道组应该明确,包括赛道指引人员在内的赛道管理团队,在说明领先选手通过信息时,应该怎么汇报。我将几个要点总结如下:

尽量建立一个专门的汇报群,并且尽量通过“文字”或者“文字加照片”的形式进行汇报,方便回溯时间。尽量不要用语音,因为需要回溯信息的时候工作量很大;

除汇报选手通过信息外,无特殊情况群内需要保持静默,以便翻看此前的信息;

由于此汇报的核心目的是“了解赛道是否通畅”,所以原则上只汇报“全场第一名”选手的通过信息即可(不分组别、不分男女),如赛道为分时段不同组别通行(比如前一组别的收尾通过后十几个小时才有后一组别选手通过),则需要安排再次汇报后续组别的领先选手通过信息。

赛道组可酌情将山地救援点位增加到汇报体系中,将赛段切分成更多小段。

由于越野赛组织的个性化很强,从中提炼出所有赛事适用的内容并不实际,本文在撰写过程中一直纠结在内容的取舍中。尽管本系列文章所述的操作在不同越野赛的落地实施中肯定会存在不同的难题,只希望能够对于赛事管理团队构建科学的赛道导引系统带来一些启发,也希望能跟更多同行进行探讨,推动越野跑运动的良性发展。

越野跑赛事咨询、执行合作及业内讨论,

欢迎联系笔者:13511082797

(微信同号)


# 往期文章 #

2021年征稿计划第四篇:赛事安全的几大要素探讨

2021年征稿计划第三篇:马拉松赛道WBGT指数预测模型及实战运用简述

2021年征稿计划第二篇:马拉松超级周末,我们下4城、跑4赛,都有哪些新发现?

2021年征稿计划第一篇:体育人都应该学会的七种互联网思维

2020年征稿计划全年回顾:你们这些才华横溢又乐于分享的赛事人们,送你一朵小红花!

橙光线七月征稿 | 职场成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END-

编辑|刘岳、薛雨微

排版|莫非工作室

审核|崔英善、崔桢斓